瀚森不哭,季前赛吃的亏,都是常规赛的垫脚石
发布时间:2025-10-31

当杨瀚森在爵士主场的替补席上用毛巾捂住通红的脸时,镜头捕捉到的不只是一个20岁新秀的沮丧,更是中国篮球力量在NBA赛场必经的成长阵痛。

季前赛四场战罢,两次6犯离场、场均5.3次犯规、最后一场单场0篮板的尴尬,与对阵国王时单场16分3盖帽的高光形成鲜明对比。

这份充满起伏的答卷,不是终点,而是他敲开常规赛大门的第一块垫脚石。

季前赛的“亏”,亏在对NBA规则尺度的水土不服,却也让他看清了改进的方向。

从CBA本土篮板王到NBA季前赛最后一场15分钟颗粒无收,从首场6犯到收官战15分钟毕业,杨瀚森暴露的不仅是下肢力量的差距,更是防守动作细节的短板。

他在赛后坦承“自己动作不规范,有很多小动作需要改进”,这份认知比任何数据都更有价值。

当年轻球员能直面问题而非归咎于裁判或环境,就已经迈出了适应的第一步。

要知道,即便是当年的姚明,也曾在新秀赛季因不熟悉NBA防守规则屡屡吃罚,而如今杨瀚森用四场比赛摸清的犯规雷区,恰是常规赛规避的提前彩排。

经的成长阵, 提到, 会转化成他

季前赛的“亏”,亏在进攻端的不稳定,却也让他找准了在球队的定位。

开拓者是一支后卫前锋驱动型球队,内线更多承担蓝领职责,杨瀚森场均8分的表现虽不亮眼,但第二场对阵国王时第三节5投全中的爆发,证明他具备在有限球权下高效得分的能力。

从依赖球权的核心到适配体系的拼图,这种角色转换本就需要时间磨合。

季前赛的起伏让他明白,在NBA立足不必追求面面俱到,先把挡拆质量、篮下终结、防守卡位这些细节做扎实,反而能更快赢得教练组的信任。

毕竟,常规赛的轮换席位,不是靠偶尔的高光得来,而是靠稳定的贡献守住。

更重要的是,季前赛的“亏”里,包含肉眼可见的进步。

杨瀚森自己提到“体能比之前好多了,跑起来更轻盈”,这看似简单的感受,背后是无数次体能训练的积累。

要知道,NBA比赛强度远超CBA,季前赛四场场均18.4分钟的出战时间,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,更是对心理的磨砺。

当他在6犯离场后能迅速调整心态,在采访中用“掉了几颗小珍珠”调侃自己的落泪,这种在挫折中保持乐观的心态,比数据提升更珍贵。

正如开拓者助教杰特在他沮丧时的安慰:“你做得很好,很努力了”。

这份努力,已经被教练组看在眼里,而季前赛积累的经验,会成为他常规赛应对困难的底气。

20岁的杨瀚森,承载着中国篮球的期待,但他首先是一个在NBA摸爬滚打的新秀。

季前赛的每一次犯规、每一次失误、每一次沮丧,都是成长必须付出的代价。

那些吃过的亏,会转化成他规范防守动作的自觉,转化成他适应球队体系的智慧,转化成他在常规赛面对强敌时的从容。

瀚森不哭,季前赛的句号画得不够圆满,但它为常规赛写下充满希望的序章。

当新赛季的哨声响起,人们或许会看到一个更少犯规、更懂配合、更敢对抗的杨瀚森。

因为,所有打不倒你的挫折,终将让你站得更高。